您现在的位置: 飓风 >> 飓风发展 >> 正文

因一场飓风而诞生的装备,意外成为登陆作战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3-4-5 17:57:54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侵袭了南佛罗里达州,飓风时速高达公里(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三次五级飓风之一),威力巨大的飓风横扫数了百英里的土地,所到之处房屋被掀翻、树木被拦腰折断、防洪堤被飓风引起的巨浪冲垮,整个迈阿密在洪水和飓风的双重“攻击”之下变得残破不堪,据估计在这次风暴中共造成约人遇难。

年5级飓风登陆南佛罗里达

飓风与富翁

而这之后的救援工作开展的也是异常艰难,因为在洪水肆虐的城市中正常车辆根本无法行驶,小型救援艇因为水深不足也无法使用,很多人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丧命。此时一位“富有仁爱之心”的商人在亲眼目睹了灾后救援人员的无力、面对“汪洋”时的绝望和待救人员那“翘首期盼”的眼神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制造一种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施救的工具。这个人就是被当时称为“富翁慈善家”的约翰·奥古斯都·罗夫林二世(祖上是设计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师)。

富翁后代的设计

这位靠金融起家的“富翁”有一位精通机械制造的儿子唐纳德·罗夫林,他醉心于各种工程机械和设计,时常制造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玩意”。而此时他的父亲正式给这位“公子哥”下达了一项“造福世人”的任务,那就是制造一款能够在灾难后穿梭于城市废墟、泥沼沟壑的交通工具,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唐纳德和自己设计的“鳄鱼”两栖救援车

父亲的命令对于唐纳德来说无异于“圣旨”一般,同年他就召集了一群精通此类设计的伙伴开始了研制工作。根据当时飓风的影响来看,要研制一款能够在灾后可用的救援工具,那必须是具备水陆两栖功能的车辆。因为飓风对于防洪堤的破坏威力最强,肆虐的洪水让整个城市都变成了一片汪洋,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水、陆并用的交通工具对救援工作帮助最大。

“鳄鱼”两栖救援车

大的方向确定之后,剩下的工作对于这群机械“强者”来说就简单得多了。不过仍有两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作为一款在水、陆皆可行驶的交通工具,强度和重量之间的平衡点需要完美契合,太重不适合在水中行驶,过轻则难以保持应有的强度。第二个问题就是推进装置的选择,作为一款民用装备,不可能为其配备独立的喷水推进装置。如何借助一台发动机完成水、陆之间的动力切换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飓风救援车

唐纳德和同伴经过多次的试验、模拟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材质方面,他们选择了重量轻且强度亦可兼顾的铝作为车体材质。而在水中动力问题上,他们增大了履带上爬齿的尺寸,当车辆进入水中后履带正常运转,用巨大的爬齿充当“桨叶”来推动车辆前行,在陆地上这样的设计也能够增强履带的抓地力,更加从容地来面对复杂的地况,一举两得。

“鳄鱼”的履带结构

经过了一年多的测试和改进,年唐纳德团队的首个原型车问世。从外观上看,这辆车就像一个巨大的铁盒子,车长7.3米、高2.7米、宽3米、重量6.5吨,由一部92马力的克莱斯勒船用发动机驱动。在车辆测试时在陆地和水中的行驶性能相当不错,但是这伙人认为他们还能够做得更好。在此之后他们依然在不断的测试、改进,先后造出了四辆样车进行试验,最终在年推出了正式型号的水陆两栖救援车。相对于首款车辆,这款正式版本车辆的尺寸上变小了,重量进一步减轻,但速度提高了很多。经过实地测试后,这辆车表现出色,唐纳德也给这款车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鳄鱼”。

这辆车的测试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这辆车的测试时,因为是一款专用于人道主义救援的车辆,在南佛罗里达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此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也正是因为这篇报道,唐纳德的设计引起了军方的注意。

被军方盯上的“救援车”

30年代末在大洋对岸的日本蠢蠢欲动,此时正在疯狂地扩充着自己的海军。这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为了以防万一,美国了除了正常的扩军备战之外,也开始在两栖作战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以防不测。而作为登陆作战的主力装备,两栖战车在美国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项目,唐纳德的救援车让军方很感兴趣。爱德华·C·卡布夫斯少将偶然间读到了这篇关于救援车的报道,他认为这种装备在军事上一定会大有作为,特别是对美军正在推进当中的两栖登陆作战将会是一款很好的装备。于是他就将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海军装备部的弗雷德里克·布拉德曼将军。

美军装备的LVT两栖登陆车

于是,军方出面与唐纳德洽谈将其救援车改造为军用车辆的事宜,不过这对父子似乎有点“一根筋”,坚持认为自己的设计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对于战争装备则不感兴趣。不过随着欧洲态势升级,战争已然开始,军方加大游说力度,最终成功拿下了这对“顽固”的父子。同意为军方改进这款车辆。

LVT两栖登陆车诞生

为了能够更快的完成改造升级,军方派出专门的设计小组与唐纳德一道对其进行改装,五个月后第一种为海军陆战队打造的两栖登陆战车完成。在外型上这辆车被改装的更加适合在水中行驶,同时为了能够抵御轻武器的攻击,材质也变成了钢制材料,动力上换装了马力更加强劲的发动机。样车完成后随即被安排参加了舰队的军事演习,以测试其性能是否能够满足海军的登陆作战要求。

经过初步测试,在性能方面基本达到了海军的要求,只不过还需要在防护性能方面做一些加强。就这样,这款二战经典两栖登陆车就诞生了,最初的军方型号为LVT-1。它和美军的LCM登陆艇(希金斯船)一道成为了二战期间美军登陆作战的主力装备,用艾森豪威尔的话来说:“如果没有数量如此众多的登陆艇和两栖战车,那么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在敌人守卫的海岛登陆,那么整个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将会被改写”。

LVT-1两栖登陆车部分参数

LVT-1的陆地最大行驶速度为29公里/时,在水中的最高时速能够达到11.2公里/时,这主要得益于换装的林肯-泽弗尔发动机,能够为其提供马力的动力输出。在水中的推进装置仍然沿用了唐纳德的设计,在履带上加装了更加宽大的爬齿,除充当水中“拨桨”之外,这种设计更加适合战车在松软的沙滩上行驶。

LVT-1的整体材料为钢制,这与之前唐纳德采用的铝制材料不同,其强度更大,更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也能够为车内人员提供一定的防护能力。对于浮力问题,军方人员在战车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两个浮箱,来抵消钢制材料带来的负重。

最初型号的战车并未配备装甲,毕竟是一款试水产品,考虑也没有太全面,更换材质后能够在水中行驶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飞跃了。随着在实战中防护性能差的问题开始凸显,在此后的改进版本中装甲才被逐渐加了上去。在武器配置上,早期版本安装的只有两挺7.62毫米/12.7毫米重机枪,在后续衍生型号中,37/75毫米火炮也被搬到了车上,而且还设置了炮塔,俨然成为了一款水陆坦克。

该车的承载能力很大,不亚于登陆艇,最多一次可以运送18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或者是公斤的货物。车组人员共三人,分别是驾驶员、车长(车长也担任机枪手)和一名机枪手。

由于唐纳德及其父亲没有实体工厂来生产这款装甲车,因此军方将其改进之后,其生产工作交于了FMC食品机械公司生产,虽然这家工厂之前只负责生产农业和食品设备,但战争爆发之后便开始被要求生产装甲车,军方首批采购了辆LVT-1。

盟军“摆渡人”

LVT的首次部署是在年的5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行动中,该车被首次用作后勤支援车辆参与行动,其担负的任务主要为运输货物、弹药、伤员和战斗人员等。

第一次参与实战是在年11月的塔拉瓦战役,共有辆LVT-1参与其中,不过由于敌人火力凶猛加之自身机械故障,到了第二天能够继续行动的车辆就仅剩下35辆了。虽然初期型号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和在水中灵活的机动性让它在士兵和指挥官的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也为后续发展更多的改进型号奠定了一个“名声”基础。

在此之后,其改进型号LVT-2/3/4等陆续推出,并被立即投入到各个登陆行动中去,尤其是在硫磺岛战役中,重达20吨的LVT-4配备上一门75毫米的火炮,攻守兼备,不仅可以提供运输作业还能在滩涂上对敌人坚固的火力点实施打击。

LTV系列两栖登陆车在整个战争期间一共生产了将近1.8万辆,广泛的用于盟军的各大战场,运输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是其登陆作战的主力装备之一。相比于LCM船来说,这种登陆车可以快速部署,在水中机动灵活且吃水较浅,在暗礁遍布的海域其性能优于LCM船。而且防护性能不错,载重能力不亚于小型LCM,同时配备有火炮的LVT-4在登陆后可作为拔除敌人据点的打击武器使用,可攻可守、可运输、可机动,打了就跑,实在不行就退回水里的“铁盒子”怎么会不受盟军的喜爱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pwzh.com/mbsngpzh/16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飓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